龙、虎、猴、马、鼍、鸡,猴形剑的后边我们就该练习马形剑了,马行千里其力在足,马形剑手上的动作不难,可以说只有左右两式,但马形剑出剑一刺的准确与力度,却与马形足下的踏劲密不可分。
马有垂缰之义
抖毛之威
蹬踏之势
跳涧之勇
古人讲龙马精神、车水马龙,《西游记》中白龙马虽然为马,却是小白龙所变化,在书中暗指凡马到不了西天,其实这些暗指和暗喻都与古代的道书暗合,所以《西游记》不是那么简单的书,有一些专门的论著对《西游记》中的一些暗喻和暗指做了一些破译,诸君可以翻看一下,帮助诸君理解下这本书的内涵。
马形剑取其脚下的步伐一剑直出,这个步伐是活的,既可以“之”字进步脚踏七星,也可以取其锋锐直出直入。因此虽然我在这本书中讲的步伐是一种,但是诸君要举一反三,在马形剑的步伐上要多动几个脑筋,“练为战”,多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在练习中各种步伐才能在大脑中展现出来,最后用手中剑把它完美的展示出来。
心猿意马
“猿”字在这个词中主“静”,因为得道的猿猴是安静的,不像猴类张扬,“马”字在这个词中主“动”,这个词就有了“动静”,形意拳原为“心意”或称“心意六合拳”心意相合单从“心猿意马”这个词引申开来,就能让人有无限的遐想。
形与意合、形意拳也是如此,在形意剑中还要人剑合一,剑的“形势’即是人的”行势”也,许多老拳师父将形意拳执着的称为“行意”,还是大有道理的,我们后辈末学当抓住老前辈执着的字眼去思维,当是一条捷径也。
学马形剑不能不说马形拳,在说马形拳的时候,还是用故事来说比较恰当,通过文字表述能把人带入真实的拳境,才是最妙的写法。
现在我们就是古战场上的一名士兵,我们可以选择最趁手的兵器,按照评书的说法,可以”顶盔贯甲“站在战场上,此时我们敌方施展出评书中经常提到的“铁甲连环马”,把马匹串联在一起,万马奔腾地动且山摇,卷起漫天的烟尘,从你的面前直冲而来,你已经能看到敌人兵器发出耀眼的寒光,此时你怎么办?
这些骑兵的威势,其实就是马自身的威势,骑兵骑兵,先有“骑”然后才有“兵”,“骑”在“兵”前,马助人势,人凭马威,如果砍折了马腿,“兵”就不足惧了。个人以为在骑兵中,这个“骑”占了七成,人只占三成。
人中吕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空小说网【tkxs.cc】第一时间更新《剑尖上的国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