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小说网【tkxs.cc】第一时间更新《剑尖上的国术》最新章节。
明清其实不支持民间习武,大清朝还曾火烧少林寺,使一些会武的僧人散落民间,那时候好功夫是可以当饭吃的,流落到乡村,受到一些民家富户的追捧,许多功夫传承了下来,在清末民初这段时间里,堪称是国术的一个顶峰。
形意剑法也是在那个年代走向成熟,因为形意拳本身就与众不同,形意剑自然与众不同,因为拳剑是一个法理造就的,其实形意拳很多的好东西都是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今人其实对这个拳种没有大的建树和改动,能把老前辈留下的好东西弄懂就不错了。
《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个顽劣的猴子是会七十二变的,是个有大神通的猴子,那么形意剑中的猴形剑有没有这么多变化呢?
肯定是有的,但凌霄资质驽钝领悟不到这么多的变化,我只能就我明白的一点东西,向内里说说这个猴形剑的一些变化。
首先回忆我练这个剑的时候,有些定势的动作总也做不到位,因此在练剑的时候,把一些姿势当成了“定桩”来练习,比如“独立刺剑”、“高刺剑”、“灵猴进香”这些姿势,在练整路剑法的时候,适当的在这些姿势上定住,把这些姿势的定势当成“桩法”,多站一会,对初学猴形剑的诸君当是很有帮助的事情。
在定势中我们可以更好的纠正自己的姿势,并且调整自己的呼吸,使自己的呼吸能够平稳,因为这路猴形剑有窜、蹦、跳、跃的动作在里边,首求就是身形稳定一气畅疏,当然这些对初摸剑柄的诸君而言,是很难做到的。那么在行剑中有意识的停顿一会调整一番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我个人以为,这些定势在家中对着自己家的穿衣镜摆一摆姿势,还是大有好处的,因为在镜子中,你能看到自己的姿势是否标准美观,在初练的时候,就要把姿势标准当成最重要的事情来做,正确的动作不断的重复,才能提高剑艺。如果初练的时候,不能对自己严加要求,姿势走形之后,你再纠正是很难的,时间耽误了不说,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却无法弥补。
其实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有姿势标准正确的要求,跑步最简单,你斜着肩膀像埃菲尔斜塔一样奔跑,那么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会大大下降。五脏脊椎都不在它最舒服的位置上,能使出的力气也是“拙力”,因为你自身身姿的歪曲,造成了身体不必要的紧张。
练剑要练清不要练浊更不要练拙。
剑走轻灵寻隙而入,剑和斧子对劈对砍肯定会折断。因为剑这种兵器,根本就不是这么用的,“若用宝剑当板斧,笑死三丰老剑仙!”,尤其是猴形剑更要轻灵中不失稳重,用意用气不用力,一定要在练习的时候,把握这个行剑的大原则。
把宝剑从中间剑脊处破成两半,你会发现剑就算被解剖成了两半,这两半也是完全一样的,这个“剑脊”就是你的“脊背”,你的身架正了,手中的宝剑才能“正”。在剑法里这叫“守中”,守住自己的中线不失,破环敌人的中线,或者说重心线,你的剑才有克敌制胜的可能。
父亲告诉我,家中的长辈曾经说过,剑尖就是枪尖,形意剑其实就是大枪,就是没有枪杆的大枪!
当年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年龄确实不大,没有这么高的悟性去理解,如今这句话在我的耳中听来,却是有振聋发聩的功效。这本书的书名叫《剑尖上的国术》,其实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很有关联。今天我把当年听到的这句话一个字不落地写了出来,也许读书的诸君灵意透顶,比我聪明百倍,能悟出更多的东西也说不定,写出来留待有缘人吧!
前文刚说过寻隙而入,如果剑理参合了大枪的道理,那么很多东西就能完美的解释了,练大枪要以扎为“母”,那么手中的宝剑就要以刺为“母”,其实扎刺本来就是一个理的不同表述而已。
其实不单是形意拳门,在民国武林高手中,许多高手都是以大枪成名,大枪或称“大杆子”,其实是在练一样的东西,都是在拦、拿、拨、刺、挑间盘活了自己的身体,身体是活的,大杆子是死的,活物需要死物练,能把一杆死物大枪练的活起来枪花万朵,那么武人的身体也就练出来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天空小说网】地址:tkxs.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