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全唐诗》转载请注明来源:天空小说网tkxs.cc
太宗李世民诗之四十九
赋得白日半一作傍西山
红轮不暂驻,乌飞岂复停。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晚烟含树色,栖鸟杂流声。
唐太宗的暮色沉思:《赋得白日半西山》中的治国智慧
在贞观年间的一个傍晚,唐太宗李世民结束了一天的繁忙政务,来到宫殿的高处,静静地望着那渐渐西沉的落日。眼前的暮色引发了他的深思,心中的感悟化作一首《赋得白日半西山》。这首诗看似在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色,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治国智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探寻其中的奥秘。
逐联赏析
首联:红轮不暂驻,乌飞岂复停
诗的开篇,“红轮”
指的是太阳,就如同日晷上不停转动的指针,象征着政权运行的不可逆。“乌飞”
则是传说中载着太阳飞行的金乌,代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歇。这里用了双否定句式,强化了《周易》中
“终日乾乾”
的勤政理念。李世民深知,“贞观之治”
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绝不能有丝毫懈怠,时间不等人,他对这份来之不易的治世的时效性充满了深刻的焦虑。
颔联: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
山巅的霞光随着时间渐渐落下,而溪谷的阴影则一寸一寸地生长。这一落一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霞光就像是朝廷所取得的显性功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退;而溪阴则如同潜在的危机,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滋长。这与《帝范》中
“明者防祸于未萌”
的危机意识相呼应,时刻警示着统治者要居安思危,在繁荣的背后看到可能存在的隐患。
颈联: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
藿草的叶子随着日光的移动而转动,葵花则始终向着太阳倾吐着自己的心意。在这里,藿草象征着基层官吏,他们在日常的治理工作中,要根据朝廷的政策导向及时调整工作方向;葵花则代表着中枢重臣,他们对朝廷忠心耿耿,一心向着中央。这句诗化用了《淮南子》中
“葵藿倾太阳”
的典故,将自然的向光性巧妙地转化为
“君臣同心”
的政治伦理,也暗合了《贞观政要》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