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衣那句“感觉要出大事”算是一语成谶。
云杳这次的病情来势汹汹,期间频繁发热,每每早上退了烧,到黄昏又发作起来,像是被困在梦魇中一般,前两日呓语不断,大夫施针后换了药总算是平稳了下来,但仍旧不见醒来的征兆。
孙伯每日领着大夫出出进进,云栖苑上下一片愁云惨淡。
相容想衣带着手底下几个丫鬟轮流在床榻边看护,其余人等虽然还是各司其职做着手头的事情但心也都悬着,就连小鲤儿一个小孩子都颓靡了下来,不再嚷着闹着出门去玩了,每日就抱着鸟笼子和阿墨一起眼巴巴守在云杳的房门口。
松岭派手下往京都送了信去,那两个手下知道轻重,一路上快马加鞭,直跑了一日半,终于赶在这日人定时分到了京都长宁街。
京都皇城,天子脚下,一等一的富贵繁奢,街巷更是纵横交错千百余条,能得长宁这等名字的一听就不是等闲之地,然而宽广的街道上却只相对坐落着两座宅邸。
左侧匾额上书荣安公主府,右侧则上书右相府。
左侧匾额上的字迹笔走龙蛇,雄浑威严,乃是当年仁宗皇帝在幼妹荣安大长公主许嫁裴家,府邸竣工之后御笔亲书,已经很有些年头了。
相比之下,右侧的相府匾额更显簇新,字迹也更为潇洒俊逸些,是当今圣上的墨宝。
这副匾额更换不久,在此之前被称作裴府,就是京都大名鼎鼎的那个裴家宅邸。
裴家素有百年世家之美誉。大荣立国,太|祖皇帝定都旧称翊州府的京都,率众迎圣驾入都的便是裴家的先祖。因着这从龙之功,裴家封官赐爵一度成了世家之首。
富贵尊荣传承下来,到了裴家祖父这一辈虽然略有颓势,在朝堂上被后来崛起者压了一头,但是裴家祖父年轻时候曾为东宫伴读,与仁宗皇帝相交甚笃。据说也是那时与荣安大长公主相识,得其倾心,于是皇家赐婚成就了一段姻缘。
现如今,裴家祖父过世,大长公主因为生性喜欢清净,不愿拘束着后辈儿孙们,便搬到了自己的公主府居住,免了晚辈们的早晚问安,日常只留嫡孙裴居敬在跟前尽孝。
不过也有人猜测说是因为几个儿女都庸碌无为,并不得大长公主喜欢,她便将所有的疼爱都倾注了裴居敬这个孙子身上,从小带着身边亲自教养,直到如今也多留他在自己府上居住。
这般说法虽无根据,但在落在外人眼中却十分合乎情理,只因裴家的这位二公子实在过于出众。
裴二公子名居敬,字行简,乃是裴家长房的嫡次子。
其人少时便有才名,擅诗书策论,精骑射兵法,十七岁入仕,十九岁领兵平定北境宁、齐二王之乱,及至弱冠便已官至九卿之首,成了大荣国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奉常。
就在众人以为他会就此一步步,顺风顺水青云直上的时候,他却突然请旨隐退,借清修之名离开京都不见行踪。
后来有知情者透露,说裴二公子当年在北境平乱的那场大战中受过重伤,之后一直未能痊愈,强撑了几年撑不住了,这才不得不从庙堂抽身退出。
此言一出上至朝堂,下至坊间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有人扼腕叹息,自然也有人拍手称快。
说他平息叛乱,整肃朝纲,能文尚武,名满天下,实乃不世出的能臣者有之;说他绞杀二王,屠戮政敌,年纪轻轻便行事狠辣,杀伐太过,以至于遭了报应者亦有之。
这些话传的纷纷扬扬,有好事的甚至买通裴家下人,意图打探裴居敬的行踪,将传言辨个真伪,但最后都无果而终了。
就这样,裴居敬这位大荣朝臣中最耀眼的明珠,仿佛和那些年少成名的神童一样,并没有逃开昙花一现的命运。
之后几年,朝堂风云聚变,奉常的位置上也换了好几人,就在大家都快把这个人给忘了的时候,三年前皇帝突然下旨召裴居敬回京都,授太子太傅,官拜右相。
天子隆恩加身,一时风光无限,底下臣民虽不敢妄加揣测,但关于裴居敬隐退那些年的传闻却愈演愈烈。
身居高位却一心向道,有人见他府上常有道士出入。年近而立仍未婚娶,身边连个妾室丫头都没有,怕是有什么隐疾之类,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偏偏裴居敬其人行事低调,待人冷漠,即便是同朝为官的僚属也并未见谁和他亲近,更别说外人能探听到什么内情了。
主子如此行事,上行下效,底下做事的人自然也谨慎周到。
松岭派去送信的人大约猜到主子这个时候应当在公主府,但并没有冒昧直接过去寻人。
他们二人在相府门口勒马跃下,径直跑向侧门抬手叩门。
门房早听见动静从侧门探出半个身子,问道:“何事?”
来人不答反问:“二公子可在府上?”
门房认出来人,回话的语气中带了恭敬,回道:“不在,大长公主今日闭关之期已到,二公子过去问安了。”
“多谢。”
来人转身就走,几步远的距离两人也用不着骑马,转身便朝着对面大门口疾步走了过去。
这边门房目送他们离开,嘀咕一句:“这么晚了又是什么紧要事?”随后缩回身子,将门重又关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空小说网【tkxs.cc】第一时间更新《国相大人养崽失败实录》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