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总是拿错世界剧本》转载请注明来源:天空小说网tkxs.cc
出了少林,方知天下之大。
在彩云国时,天亦悦觉得彩云国的版图已不算小了。可和大宋一比,又算不得什么。她在史书上看到过,大宋以前的江山还要更大,百姓生活安逸而富足,若不是金人来犯,日子不要太好过。而彩云国连老百姓最基本的吃饭需求都不能满足,两者相比,云泥之别。
按道理说,天亦悦本该不对这个陌生的地方有诸多美誉,而该夸奖自己家乡才对。不知是因为这里人头发和眼睛的颜色与自己的一致,还是他们为人处事更符合她的生活习惯,她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比对彩云国的更有好感。有时她甚至没出息地想,要是她能把师傅接来,他们就一起生活在这里好了。说句不好听的,这里的流民都比彩云国的流民活的滋润,素质还高。
这种想法还没成熟,现实就给了她一个大嘴巴子:江湖险恶,人心难测。为了一本经书,居然有人要他们的命。
觉远一行人要追回失窃的经书,少林自然是会给一些行路盘缠的,不过这些钱少的可怜。加上最近大仗小仗不歇,南宋的各大城市物价飞涨,觉远手里的银钱连最下等的通铺都住不上。没法子,三人只好在城内的寺庙里打坐歇息。这一歇息就出了事。
他们的打扮一看就是少林人,加之觉远是个老实和尚,寺里其他的武林人士问他什么,一般的问题他都回答,比如他在少林寺看守藏经阁啦,带着两个仆役啦等等。张君宝怎么给师父使眼色都没用。
晚上刚过子时,他们就被两帮人马前后夹击,在火把的熊熊热浪下,他们被逼问《楞伽经》的去向,若是不说,就让他们成为刀下亡魂。觉远念声“阿弥陀佛”,一手抓一个孩子赶紧跑。直至第二日晨光微熹,他们才堪堪摆脱掉那些人马。
张君宝很快镇定下来,天亦悦却吓得不行,脸色都发青了——她还从来不知道有为了所谓的秘籍或是至宝就要杀人的勾当,瞧那些人刀刃上鲜红的血迹,分明是才杀人不久的。她一时脸色十分难看。张君宝从来没见过她这副样子,赶紧过来安慰她,并许诺她三颗冰糖吃,可天亦悦仍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张君宝望向师父,恳求他开导开导“师弟”,师父只高声念佛号,过了许久,天亦悦的脸色才渐渐好转。
“武林中人……竟是这样么……”天亦悦咽了口吐沫,嘴唇都打哆嗦。
“不都是这样,但有一部分是这样,人之常情。”
张君宝说着,摸了摸天亦悦毛茸茸的小脑袋,若一开始他对天亦悦只有师父叮嘱的同门情谊,现在他对这个孩子多了分长辈的关爱——就看在他年纪越来越大,而她却一直定格在四岁的样子,他就忍不住多照顾她些。说不准过些年,自己都能当她的爷爷了,她还是这样一团孩气,懵懂天真呢。
“他们好可怕。我们这次回去,能不再出来了么?我们大家与世无争地守着藏经阁,不可以吗?”
天亦悦小心翼翼地问。
“当然。”
张君宝笑着对她说。
带着这样一个小孩子行走江湖,无论是师父还是他,都相当不放心。不知不觉中,张君宝已经把天亦悦当成了仅次于师父的家人。
觉远三人走了半个多月,终于抵达华山。期间,他们渴饮泉水,饥食野果,一路走的脸都蓝了,终于到达目的地,三人仰望巍峨的山峦,不禁心生无限豪情。
“这儿真美啊。”
天亦悦感慨万千,若不是他们来的目的是找回《楞伽经》,她真心想在这儿多玩儿两天。
“若是我们能找回经文,我就带亦悦你在这里玩几天。”
张君宝信誓旦旦道。
这个誓愿很快成空了。觉远带他们追上尹克西,却被要求与其比武。这时,大侠杨过翩然而至,亲手教了张君宝四招,张君宝当面打败了尹克西,没成想还是被他跑了,只剩下师徒三人面面相觑——对了,外加一个小东邪郭襄,她留下来照顾张君宝,对他嘘寒问暖,两人这一会儿说的话比张君宝对师父和天亦悦加一起一天说的话还要多。
“觉远大师,师兄怎么脸红了?”
天亦悦守在火堆边,悄悄问觉远和尚。
“阿弥陀佛。”
觉远也小声念叨,“知慕少艾乃人之常情,亦悦何必大惊小怪?”
天亦悦搓搓胳膊:“师兄他高兴就好。我只担心师兄最后会伤心。”
郭襄姑娘哪哪儿都好,就是不对师兄脸红,倒是之前一见到杨过大侠脸就变得红扑扑的,像喝醉了酒似的,眼神就没离开过对方。天亦悦不明白男女之情,可她明白一个人在另一个人心中的分量。显然,在郭襄姑娘的心里,师兄的分量远远不如杨过大侠,就是做朋友,师兄跟郭襄姑娘也就是萍水之交,杨过大侠则是她的唯一知己。
“那也是君宝的选择。随他去吧。”
觉远盘腿入定,不再言语。
天亦悦摇摇头,觉得这些事情太复杂了,她还是揣摩功夫罢。之前杨过大侠指导了师兄四招,她到现在还没理解几分。她记得清清楚楚,杨过只点拨了师兄几下,师兄便把这四招使得游刃有余,她也不能落后他才对。
翌日清晨,张君宝恋恋不舍与郭襄道别,随师父和天亦悦回少林寺。他们没能找回经书,回去自然是受了处罚,只不过全都是要觉远一人来担:他要挑两个比寻常水桶大两倍有余的铁桶——足足二百来斤,在浑身裹满铁锁的情况下从山上往少林寺的井里挑水,挑满三千一百零八担水,处罚才算结束,在此期间,他不得与任何人说话,也不得让其他人代劳,寺里另安排两个和尚监督他。
觉远和尚年龄大了,禁不得折腾。张君宝和天亦悦都很担心他,想去寺里为他求情,均被他拒绝。由那日起,觉远便担着两个大铁桶在山间穿梭,只不过身后跟了一个笨拙的身影——正是天亦悦,她不忍大师独自承受处罚,便托张君宝依葫芦画瓢找来两个很小的铁桶,她挑着铁桶,清晨随大师上山下山,等过了中午,就换成张君宝来挑水。
日子转瞬即逝,又是两年过去。就在张君宝陪师父觉远下山时,又碰见了独自一人的郭襄。此时的郭襄已是个亭亭立的十八岁大姑娘了,一下便吸引住了张君宝的眼神。临别时,郭襄送了他一对铁铸的罗汉,说是十日后再见。张君宝捧着那对罗汉,晚上就在烛火下观看它们拆拳法,引得天亦悦也忍不住凑过小脑袋来瞅瞅。
短短几日,张君宝由铁罗汉学会了一套拳法,一个人在藏经阁里练习。他看见天亦悦在书架上运用内力把书架上的书几十本几十本地推入书架,宛如一只无形的巨手在操控着书籍,突然道:“亦悦,你同我比试比试吧。”
“师兄,你很厉害,我打不过你。”
天亦悦认真地回答。她自觉只学了功夫的基础部分,一套完整的招数都不会,少林拳,达摩剑法会的也都是些散招。就算是杨过指导对方的那四招,她到现在还有一招没彻底学会。运用三招半和武学奇才的师兄喂招,属实是找死行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吴艾哲Aizhewu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空小说网tk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