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南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空小说网tk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事还不止这文山甲的量产,因为派去西域的人回来了,这对于黄旭来说真的是大大的惊喜。
回来的人带回来了两车棉花种子,不仅仅如此,还带回来了一个胡人老农,叫康尔力,这老农擅长种棉花。
细问之下,康尔力老人竟然是昭武九姓之一,棉花在几十年前就曾经给唐朝的朝廷上供过。
老人现在年纪大了,因为子女都已经成年,这老头又特别向往中原文化,所以愿意跟着黄旭的使者,来到中原。
这真是意外中的意外。
这里就不得不表扬一下这次派去的使者连平,连平接到带回种子的任务的时候
就知道上面的想法是引进这种作物,所以当时就留了个心眼。
在西域办完公事以后连续走访了多个城镇,终于找到的和图纸中差不多的棉花,买了种子以后还特意找机会想要带两个会种这玩意的人。
这也使得连平在黄旭这里露脸了,并且受到黄旭的高度赞扬,立马就提拔连平做了曹州的礼房从事。
推广棉花的事情必然是要用到大量土地的,所以连平就被授予了这一重要使命,和神农书院的学生们一起搞起了棉花试验田。
关于棉花的应用,后世直到元朝初年的时候才真正被用于民生,现在中原地区有棉花吗?有,皇宫里就有种植,不过是当做是观赏植物种的。
而黄旭这里想要发展的路线大概就是棉花纺织业,棉纺织业是一个劳动力密集产业,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是安置流民的利器。
种棉花收棉花可以安置农夫,棉花收集运输就需要对应的货运工人,然后棉花脱籽,纺纱就需要纱厂,纱厂可是需要很多很多的劳动力的。棉纱纺织成为棉布那更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
可以说,此时此刻的棉纺织业如果能够推广起来,就是人口黑洞。可以让黄巢轻轻松松在曹州一个地方再多养三十万人口,而且不需要太大的地盘。
这三十万人口中能够产生的财富,足以顶上黄旭现在手里的三州之地的财富总和。
棉布这种既保暖又廉价的初级工业产品,在此刻的大唐是纯粹的蓝海市场,只要运作得当的话,所带来的的蝴蝶效应足以改变整个北方大地的政治经济格局。
于是黄旭静下心来,在书房中足足呆了三天,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产业格局和分配模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