嗞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空小说网tk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平昭十八年秋。
那是整个大冶朝立国以来,最为混乱艰难的一年,天子权力倾斜,宦官当道,且又遇上蝗灾,地里的庄稼还没长成,就夭折了。
地里头颗粒无收,百姓连吃饱穿暖都困难,偏生这时,却是张让提出为天子建观星台,使得各方税收加重,让人苦不堪言。
活都活不下去了,那能怎么办?
只能拼一把。
于是,各方起义纷至而来,天下乱了套,就是作为掌管礼乐的太常寺卿谢衡也不免深受其扰,每日回来都是垂丧着一张脸,唉声叹气,不过那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在不久的将来,谢家会因为这些事而遭受灭门之祸。
谢家虽属王室旁系,但却素有贤名,不少门客前来投诚仰靠。
有人建议:“如今奸臣张让当道,天子无能,三郎既有才德,又属王室宗亲之列,何不趁乱取而代之?”
谢衡大骂荒唐,表示誓死效忠昭帝!
这不过是廊下小聚的闲谈罢,可到底僭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知怎的,被告到了御前。
昭帝认为谢家跟那些起义和各地豪强一样,有不臣之心,于是下令抄了谢家。
是以三公作保,为谢家陈情鸣冤,才勉强逃过一劫。
事后,众人皆认为逆臣张让不可再留,也或许是谢家被豁免的事给了他们以希望,于是开始了讨伐张让的斗争,可惜这一次,没有之前的顺利,反而叫大家伙全部搭了进去。
当时参与之人,无论是七品小吏还是王公贵族,都无一幸免。
于是嫁到谢家半年,郑鱼便开始跟着谢衡流亡出逃,当时的他们,也如现在这些从北川过来的流民一样……
一个饼子解决不了什么大事,但能保证这次饿不着,饿不死,只要不死,就还有希望,继续往前走,万一就能碰上可以生根的地儿,重新开始。
……
跟北地来的流民分开,郑鱼跟婵衣继续往东走,她们身上的盘缠已经散光,时下日近暮色,须得快一些赶路,到下个驿站或者郡县,否则今夜便要饿着肚子,流落荒郊野外了。
紧赶慢赶的,两人终于是赶着日暮时分到了颍川,人累马残,郑鱼打算先找家客栈歇脚。
她对住处没什么要求,婵衣也如是,两人便就近入了家店。
才住下,就听窗外传来一阵哄闹声。
“跑,我看谁再敢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