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古称镐京,始建于西周,地处冲要,为水陆交通要塞,四通八大,每日往来财货客商不计其数,各色人等,鱼龙混杂。
长安城东西南北共有城门十八座,维持着城内与城外的每日沟通,朝启暮合,除非战乱,千年如此。
大唐立国之初,天下未平,四方动乱,朝廷为了防患于未然,便在长安设城门郎一职,负责对往来人等的检查。
城门郎由城门校尉演变而来,官居从六品,虽然也是如假包换的中层军官,但却是诸军中做的最窝囊的一个职位。
从六品的武官若是搁在地方任职,那可是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呼风唤雨的人物。但若是搁到长安这个权贵云集的地方,那就是个可怜的受气包,既要完成上官交代的任务,又不能得罪往来的权贵。
清早,朝阳初起,晨光熹微,城中的公鸡刚刚打了一通鸣,长安城的城门便在一阵“吱呀”声中缓缓开启了。
今日值守城门的城门郎依旧如往日一般,一边咒骂着最先打鸣的那只公鸡,嘴里捣鼓着要将它杀了吃肉,一边熟练地安排着手下兵卒的岗务。
长安城承平已久,看守的城门的守军也就都渐渐懒散了起来,就在他们如往常般稀稀拉拉地走向自己的岗哨时。忽然,一阵稀碎的马蹄声从不远处响起,接着,一位衣着华丽的贵公子带着一群鲜衣怒马的豪奴从城门里呼啸而过,扬起一阵烟尘。
“咳咳咳。”
站在城门口最近那个守军不巧刚好吸了口气,不小心被喂了一大口尘土,躬着身子站在一旁咳嗽个不停。
“哪个瓜怂骑得这么快的马,莫不是赶着去投胎吗?你千万别落在老子手里,否则我……”守军嘴里嘟囔着,抱怨两句场面话。
“李大眼你活腻歪了吧。”守军的话还没讲完,站在一旁的城门郎便打断了他的话。
城门郎朝着那位贵公子离去的背影努了努嘴,道;“你看到他骑的马没有,台骨分明,毛色纯正,一看就是正宗的大宛马,价值千金,这种马在长安可不是花了钱就能买到的。你再看他这出行的阵势,说不得就是那家宰相、王爷家的公子,可不是你能惹得起的。”
守军在城门口待了这么些年,来来往往的也见了不少,他哪敢真的去寻人家的晦气,不过是过过嘴瘾罢了。
守军见城门郎都发了话,便连忙住了嘴,悻悻走到了自己的岗哨上。
守军所抱怨的那位公子自然就是紧急出城的李瑁,而他身后跟着的则是寿王府亲事府殿军校尉武彦平所统领的王府卫率。
李瑁一行人出了王府后直奔东南城郊的玉真观,需得抢在宫中来人之前将杨玉环带回寿王府。
玉真观位于长安城南的终南山脚,距长安城不过二十里之远,李瑁策马半个时辰便也就赶到了。
玉真观建于景云年间,是唐睿宗李旦为了爱女入道而专门修建的。
唐睿宗对爱家入道本就心怀亏欠,所以在修建这座玉真观时就极尽心意,玉真观占地之广,布局之精,纵是比起李瑁的寿王府也不遑多让。
要知道,李瑁的寿王府可是在武惠妃最为得宠时修建的,修建寿王府所耗费的银钱比起其他王府要多出数倍不止。
李瑁看着远处依稀在望的玉真观,忽然想起了什么,于是向身旁的武彦平问道:“此时距离玉真观还有多远?”
武彦平是武云娘的亲侄,出身军伍,本是河东军中的一名校尉,后来因为武云娘的关系,被李瑁卓拔为正六品的亲事府殿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阵问长生》《谁让他修仙的!》【千趣阁】《我能继承角色天赋》《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全民求生,但我血条不见了》《万人嫌假少爷重生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