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光逃婚被俘日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天空小说网tkxs.cc
明新微心念纷乱,心中诸般想头来回滚动。杨束来济州是因为寇准给他师傅去信,而这位前丞相是太宗、真宗两朝的老人了,立安山的局少说也布了十几年,这前后事情杂复繁多,辛秘之事不知凡几,要如何猜?
但若是只倒推杨束出生的年份,事情或许能简单许多。两人虽未通具体年岁辰日,但他左不过十六七八,往回一倒,那就是在真宗景德年间,这事若又和寇准有关……她心里一跳——那就只有一件举国皆知的大事了。
“和檀渊之盟有关?”她脱口而出。
当初庞秀同她交底时,曾暗示过,当初大军压境,兵临城下,寇准胁真宗立诏,因其无子,端王曾上过这份不见于史的秘诏,平地起波澜,皇权动人心,此次祸端都源于此。
但现如今端王装疯出局,但济州战场却没有如她当初所想那般望风而倒,反而同陈籍打得有来有回,连杨束都被拉下了水,祸事并未平息,可见这后面还有推手——甚至,端王倒台也在其算计之中。
她再次打量眼前这位鹤发童颜的老人,一个大胆的猜测忽然升了起来,心中一跳,压下思绪,稳稳问道:“刚才外祖母同左护法谈话,我不小心也听了几句,左护法有武力傍身,只怕也远远见着了我,因此故意说了些话来挑拨我们祖孙二人,说外祖母您利用于我,扳倒端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只要端王有不臣之心,暗地搅动风云,那蝉光并不在意是否被您利用。”
她先前最为大胆的猜测,也不过是她这外祖母是上了端王的船,想要混个从龙之功,但现在看来,只怕这位仙师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黑吃黑,借力打力,借了自己和太后的手背刺端王。
可这图什么呢?端王上位,还能算赵家皇位兄传弟的传统,无论怎么轮,这龙椅也轮不到玄妙仙师和肖无妄不是?
明新微直言问道:“肖无妄原本是端王的人,如今没了端王这面大旗,不知要打哪面大旗呢?古来造反,最讲究师出有名,端王尚有檀渊之盟‘兄终弟及’的诏书可穿凿附会,那肖无妄凭什么?”
如今肖无妄摆在明面的名声,不过是那套弥勒下生,救苦救难的说辞,但这话哄哄穷苦百姓还行,但要凭此登基,未免太过勉强。
玄妙仙师见她分析到这一步,微微有些意外地挑起眉。明新微见状,继续道:“而外祖母您,想来同肖无妄也是合作多年,如今找了杨束另立山头,同他当面锣,对面鼓,若当真走到这最后一步,名载史册,记年开元,又凭什么?”
话说到此处,见这位仙师稳坐钓鱼台的模样,明新微还有什么不明白,他们敢如此刀尖上行事,必定要有比端王更有利的身份才行。
于是明新微也不需要外祖母回答这一问了,自顾自往下说道:“我想,你们必然有比端王继位更名正言顺的理由,时机成熟,甚至可以说服大半文臣武将——毕竟以你们的兵力,政变或能成事,但要改朝换代,未免有些说笑了。”
换个姓赵的坐龙椅和换个姓李的坐龙椅,显然是不同的难度。若是赵家的内部矛盾,那他们只要剑指东京,弃其余诸州不顾,有良兵神将在手,也并非不可完成之事。
东京汴州,乃是四平之地,既无高山深涧,也无大川河流,总而言之,只四个字——无险可守,算得上是“地不利”。
再说兵力,自收复后蜀、南唐后,朝廷五十余年没有过水战,虽顶着正牌军的名号,但并不见得比漕帮的水贼能打。东京禁军虽号称数十万,但国朝风气贱武,有志儿郎皆以文贵,加上近二十年来无有战事,营外“陪营”遍地,风气靡费,可以说是“人不和”。
因此,要成大事,也许只差一个天时。
明新微道:“我原本怎么也琢磨不明白这最后一环,但刚刚听到左护法言说‘金匮之约’,我才终于想明白,难怪——你们是有比端王继位更名正言顺的诏书在手,甚至,还有赵廷美的后人在手——我猜猜,是谁呢?肖无妄?杨束?还是,二者皆是?”
玄妙仙师原本只是信口一说,让她随意猜猜,没想到她竟然能推演到这种地步,竟然一语道破他们有所凭有恃,张了张口,竟不知该如何表态。
赵廷美——玄妙仙师脸上显出一种恍然如梦的怔忪。多少年了,她有多少年没听到有人提起过这个名字了?
明新微见她表情,便知自己十有八九猜中了。“金匮之约”虽非正史,且事关当今官家继位的正统,但以大宋文人的剽悍程度,也有不少抄本流传,虽各有出入,但大体是一个意思:兄传弟。
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兄弟三人,杜太后去时,曾言宋之所以取后周而代之,不过因为后周幼主当国,社稷不稳,因此大宋当吸取教训,让年长的君主掌权,由此订立三传约:赵匡胤当传位于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再传位于弟弟赵廷美。
因此大宋打头的两任君主,并非父死子继,而是兄终弟及。只是赵光义坐了龙椅后,却背信没有传位于弟弟赵廷美,而是先后找辙将其余兄弟两人的后人铲除殆尽,贬的贬,死的死,最后手把手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明家为其修建玉清昭应宫的赵恒。
仔细琢磨,明新微心里对这“三传约”的真实性,也是存疑,这难保不是赵光义效法前朝李世民玄武门事变后捏造的说辞,但转念一想,真真假假又有什么分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若这“三传约”是假,那赵光义继位的正统便被动摇,其后的赵恒和如今的年幼天子赵祯都名不正言不顺起来,因此,捏着鼻子,也得认了。
明新微心想,外祖母是太祖皇帝的表妹,亲历三朝,恐怕手中还当真能拿出证据,或者造出证据,但她对这些争权夺利的腌臜往事没有兴趣,只道:“金匮之盟是真也好,假也罢,外祖母您是太祖亲封的郡主,是半个赵家人,比我清楚其中的弯弯绕绕。如今天下承平,翻这些旧账,不过是煮豆燃萁,让无辜之人陷于水火。既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二三十年,何不就让过去的过去?”
玄妙仙师没想到她听了一言半语,竟能当真见微知著,窥见天机,此时听了她轻飘飘一句劝慰,蓦然激动起来:“过去?如何过去?!他赵恒何德何能,能坐下这大宋的皇位?要不是当初赵光义背信弃义,逼德昭自刎,德芳疾薨,又贬死三哥,就凭他?一个被女人勾得团团转的孬货,兵临城下只想弃城而逃,被臣子押着脖子亲征的软脚虾,我呸!”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长城中文网】《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森趣阁】【笔趣迷】《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爱发微博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微信读书】《[足球]安东绿茵日记》《神话版三国》《圣拳!》
有星有星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空小说网tk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