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
墓碑为什么要立在老街中央?不是都应该在荒郊野岭的墓地里吗?
李深寒拿手机查资料只是浮光掠影,并没有深入研究,因此,不由得抱着手臂立在一旁,多听了一会儿。
导游是本地人,从小听着民间传说长大,为了带好旅行团也是颇下了一番苦功夫,因此讲出来的传说倒也头头是道。
恶人死后则为恶鬼,这墓碑底下埋的死人不知道死了几百年了,名字说出来,仍让人心有余悸——老虎郑三。
直到现在,老年人在哄孩子的时候,都会说:“你再哭,再哭老虎郑三来,吃了你!”
真正的可止小儿夜啼。
一代代的小孩都在对老虎郑三的恐惧中成长起来,对于这人的事迹,也略知一二,相传,郑三此人,是明末战乱之时,盘踞在南部山区的一个土匪头子。
其他的官兵土匪都是骑马的,郑三不一样,郑三的坐骑是一只吊睛白额猛虎。
单凭这一点,就足够让人闻风丧胆了。
更不用说,郑三在残忍方面远远超过其他官兵土匪,他每次下山打劫,都要吃人——从俘虏里挑一个最年轻鲜嫩的,最好是女子,剥光衣服放在地上,然后派坐骑猛虎上前撕咬,用爪子剖开女子的腹部,掏出肚肠,然后大快朵颐,受害人往往还未死透,疯狂哭嚎挣扎,挣扎得越是惨烈,郑三就越是高兴,甚至会和猛虎分享人肉,猛虎已经被他驯服,并不敢介意主人和自己抢食,于是郑三便坐在虎背上,惬意地从鲜血淋漓的身体上割下一小块肉,放在嘴里慢悠悠咀嚼……
……
临沽县民间盛传着老虎郑三的各种残忍行径,但关于他的死因,却无人知道了,只知道在他死后,人们战战兢兢地商议如何收殓,一名云游至此的道士便出了主意——此人太凶,死了也是凶鬼,若是埋葬在山间田地里,恐怕仍会还魂归来,为害人间,唯有一个地方能镇得住他的煞气,那便是县城最中央的位置——老街中心。
于是,老虎郑三便被镇于此处,还在上面立了一块石碑。老街居民都知道这石碑有重要用,轻易都不敢动它,怕不小心动坏了石碑,把老虎郑三的魂儿给放出来,那可就了不得了。当然,要放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据说那石碑上,被道士刻了封印的字符。
封印?
李深寒走近石碑,蹲下来细细查看。
石碑确实已经破旧不堪了,但在石碑中央,却刻着一个字,那字只有手掌大小,笔画极深,字体遒劲有力,最难得的是——那字清清楚楚,干干净净,像是刚刻上去的一样清晰,似乎并没有受到几百年风吹雨打的损害,那些划痕、刀痕、子弹痕……都精准地避开了那字。
饶是这么清晰也没用,那字笔画繁复,李深寒细细认了半天,都不知道该怎么读,连查字典都不知道怎么查,那字是独体结构,没有偏旁部首,只有繁复的笔画叠加在一起,教人无从下手。
他只得拿出手机,随手给字拍了一张照,留待以后慢慢解谜就是了。
导游仍在兴致勃勃地介绍着——据说,一九六几年的时候,有一伙红x兵□□分子把这石碑当成了“四旧”,打算把它给砸了,老街居民慌了神,急忙上前阻拦,却又阻拦不住,眼看着□□分子用铁镐铁锤砸了上去……也是该当那□□分子倒霉,一锤子下去,好巧不巧,刚好就砸在了那字上!你说说你说说,砸哪里不好?偏偏砸字?这要是砸到边边角角,那边边角角也就碎了,可这字是好惹的吗?只听一声巨响,那一群人都被震飞了出去,在地上滚了好几圈才停下,有摔断胳膊的,有摔断腿的……从此便不敢砸了。
游客们听着好玩,有几个也摩拳擦掌想亲自试试,但一想到后果,又都不敢上前了,最后只敢捡起一块小石头在字上磨了几下,果然留不下任何痕迹。
“照这么说,这个字是几百年,几千年都坏不了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