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珠玑不可夺》转载请注明来源:天空小说网tkxs.cc
根在京兆,出了此地,大唐三百州难道还能都听他们韦家的不成?!”
“不错。不让我在平康坊歌舞,那我便去洛阳、去扬州、去益州!将《焚诗录》的诗词曲调带去那些富庶兴盛之地,叫毕渊的恶名天下人皆知晓!”伏缨眸中尽是炯炯光辉,“菱珠,你信我——我从未见过《焚诗录》这般震人心魄的组诗,只要让众人听过、见过,皆会入耳入心!”
经历这一遭痛心彻骨,毕菱也似乎寻见了新的出路——
她原本指望利用权贵争斗来为自己张目,只因他们是距离天子最近的人,兴许能由上而下推翻毕渊“诗坛圣手”的美誉,好让他欺世盗名的罪行盖棺定论。
可倘若这条路行不通,不妨按照霍玄恭他们的计谋,设法让庶族寒门、平民百姓人人皆知,口口相传。
这些人与毕渊毫无利益纠葛,虽不通诗文辞藻,但即便只用最为质朴的是非曲直来论,也能让忘恩负义、窃人心血的毕渊身败名裂。
相较于长安城中的皇亲贵戚,这些占了大唐万里江山的千万百姓,或许才是毕菱能倚仗信赖的人。
毕菱合掌作揖:“菱珠在此先谢过阿姊、六郎,若今生大仇得报后幸能苟活,必当竭力偿还你们恩情。若不能……菱珠来世结草衔环,必当报答!”
王阅真瞟了眼霍玄恭:“菱珠,你这话可太重了,我们怎担待得起。况且……况且,这不还有一位出钱出力的主?我与阿缨都得了‘结草衔环’的许诺,那他呢?”
伏缨眨巴着眼盯着他们二人,车厢外的霍庆、霍丰不由得贴耳凑近。
毕菱转头看向霍玄恭,他规矩跽坐着,垂眼抿唇,放在膝上的手指却忍不住微微颤抖着。
“他……”毕菱一开口,众人的心都跟着悬了起来。
明媚的晨光透过纱罗窗洒在她眼前的蒲席上,投下一格一格的影子,她搜肠刮肚却发觉那些丽句清词在关键时刻根本不顶用!
忽有一阵飒沓马蹄声由远及近,毕菱想起晋州官道上的初见,正欲再度开口,却听见有人在外唤道:
“阿菱,下来——”
毕菱心中一惊,是韦檀的声音!
霍庆、霍丰兄弟先后跃下,抵挡在前:“小世子有何贵干?”
高坐马上的韦檀面色阴沉难测,只盯着车厢。
幸好昨夜留了眼线盯着清都观,否则此刻寻不见人简直是捅破了天。
“阿菱,圣人宣召,立刻随我入宫。”
霍玄恭按住毕菱的手,率先下了车:“圣人为何会召见她?”
一见他,韦檀原本压抑着的郁结愤懑顿时腾烧起来,只冷硬回道:“不干你的事。”
毕菱气不过,一把掀开竹帘:“那我来问——圣人怎会召见我?!”
她扬眉横目,面露嗔色,浑然不复昨日百念皆灰的颓丧模样,像是有了底气一般。
韦檀俯视着负手挡住她的霍玄恭——她的底气,难不成由他而来?
区区一个幽州质子,在这长安城中连自身都难保,凭何给她底气?
一想到此刻宫中等待她的是何等局面,韦檀便只觉霍玄恭这螳臂当车的架势着实可笑。
若非自己及早出手制止,眼前的毕菱就已经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了。
“阿菱,你若不信,可乘马车随我至宫门口,我领着你去面圣——倘若迟了,便是大不敬。”
听他这般说,毕菱与霍玄恭对视一眼,决定先让霍庆兄弟俩赶车朝宫门去。
霍玄恭上车后,毕菱说道:“韦檀曾说他托贵妃将《慰柳集》献给圣人,莫非是圣人读过诗集后想见一见我?”
“应是如此。”霍玄恭压低声音说道,“切不可冲动,圣人不知毕渊窃诗来由,若贸然提及恐会惹他震怒。贵妃和韦檀也在,定会为了韦家声名牺牲你的性命。”
她点了点头:“我心中有数。你们还在替我想出路呢,我怎会不管不顾将毕渊的罪行禀告圣人?阿姊、六郎,你们便不要露面了,省得被韦檀瞧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贺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空小说网tk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