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
这倒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而,孙权心中亦有担忧:“他若不去,又当如何?”
毕竟,从孙权的角度上来说,乃是拿刘备为枪使。
鲁肃拱手言道:“刘备素以仁义著于四海。今庐北数万百姓困于水火,若知江东求援而皇叔拒之,岂不损其‘仁德’之名?我料他必会去之。”
而此时,虞翻又拱手进言:“然若得庐北之民,所归何处?”
鲁肃说道:“安置于江夏,为两家缓冲之地。若日后北上得合淝寿春,乃顺道归为我江东之民。以免伤及友盟和气。”
江夏经过屠城,民数大量减少。
正有空舍可置败军残民。
步骘想说:那若不得合淝寿春又当如何?
却又觉得这话说出来,太过于损江东和主公的颜面,最终还是隐忍未说。
他们并不知道,此一切都在诸葛亮的筹谋之中。
翌日,孙权果然亲入刘备临府,亲请刘备出兵相援。
对此,刘备的态度是十分为难。
此为求亲,哪有在此带兵出征之理?
在鲁肃的再三请求之下,刘备终于应允。
而后点齐江东、荆州联军五千精卒,竖起刘字大旗,以黄忠为前部、甘宁为游骑,星夜往庐江进发。
时曹军已破陈兰大军于灊山,张辽、张郃正挥师追击雷绪残部,于禁率青州兵屯庐北断其粮道。
黄忠引千骑据金牛道要隘,虚设旌旗,令鼓手昼夜擂动,作疑兵之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