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史诗看古今》转载请注明来源:天空小说网tkxs.cc
建元元年春,长安的柳树枝头刚冒出新芽,十六岁的刘彻站在未央宫龙尾道上,望着眼前明黄色的宫殿群,手心微微发汗。他记得昨日登基大典上,姑母馆陶长公主捏着他的手腕说:“彻儿如今是天子了,可别忘了阿娇的金屋。”袖口的龙涎香混着脂粉气,让他想起东宫那些被长公主塞来的美人。
“陛下,该去给窦太后请安了。”贴身宦官苏文低声提醒。刘彻摸了摸腰间的玉佩,那是父皇留给他的遗物,刻着“永持天禄”四个字。转过椒房殿时,他听见里面传来骰子声,窦太后正与馆陶长公主玩樗蒲,笑声里带着酒气:“彻儿毕竟年轻,朝政还是得咱们娘们儿盯着。”
殿内熏着苏合香,刘彻刚跪下,便被窦太后伸手扶起:“皇帝如今长大了,哀家听说你要重用赵绾、王臧?”她指尖的翡翠护甲划过他手背,“那两个儒生只会夸夸其谈,当年你父皇想修明堂,就是被他们搅黄的。”
刘彻抬头,看见窦太后鬓边的珍珠步摇晃得人眼晕。想起去年狩猎时,他想提拔卫尉程不识为太中大夫,被窦太后一句“老将不宜轻动”驳回。殿外传来黄鹂啼叫,他忽然想起在东宫时,常偷溜去藏书阁看《商君书》,那些富国强兵的策论,此刻在舌尖滚了几滚,终究没说出口。
“皇祖母说得是,”他换上柔和的笑,“孙儿只是想听听不同的声音。”馆陶长公主在旁拨弄着护甲上的红宝石,忽然开口:“皇帝可别忘了,阿娇还等着入主椒房殿呢——昨儿她梦见陛下封她为皇后,醒来眼睛都哭肿了。”
刘彻的指甲掐进掌心,面上却做出愧疚之色:“表姐贤德,朕自然不会辜负。”想起上个月在姐姐平阳侯府遇见的歌女卫子夫,她鬓边别着朵野菊,唱《采蘩》时眼波流转,比阿娇房里那些鎏金器物鲜活得多。
从椒房殿出来,苏文凑上来低语:“陛下,赵大人在承明殿等候。”刘彻摸了摸袖中的竹简,那是赵绾昨夜写的《陈时政疏》,里面提到“请太皇太后勿预朝政”。他抬头看天,春阳正暖,却让他想起窦太后案几上那柄寒光凛凛的玉如意——那是文帝亲赐的,据说曾砸碎过晁错的奏疏。
“去上林苑吧。”他忽然改变主意,“朕想看看新驯的猎鹰。”苏文一愣,随即低头应“是”。马车碾过青砖,刘彻掀开帘子,看见廊下站着个宫女,抱着叠好的蜀锦襦裙,正是卫子夫上次侍寝时穿的月白色。
上林苑的猎场里,程不识正在指挥羽林军演练。这位老将的铠甲补丁摞补丁,却擦得锃亮,刘彻想起他在灞上驻军时,连文帝的车架都敢盘查。“陛下请看,”程不识递过弓箭,“这是新制的复合弓,射程比旧款远三十步。”
弓弦拉动时,刘彻看见远处树上落着只麻雀。指尖刚要发力,却听见身后传来娇笑:“陛下好兴致!”转头望去,阿娇穿着织金翟衣,在宫女簇拥下走来,腕间的东珠手串撞得叮当响,惊飞了麻雀。
“表姐怎么来了?”刘彻放下弓箭,看见她鬓边别着的珊瑚珠,正是自己去年送的生辰礼。阿娇捏着帕子凑近,脸上胭脂混着香粉,像层厚厚的壳:“听说陛下要看猎鹰,我特意让庖厨做了鹿肉脯——还记得咱们在甘泉宫时,你说我烤的肉最好吃。”
记忆中浮现出十二岁那年,他跟着阿娇在甘泉宫玩火,差点烧了行宫。如今她身上的龙涎香盖过了烟火气,鹿肉脯也烤得焦黑,刘彻却笑着接过:“劳烦表姐了。”咬下一口时,听见苏文在旁低语:“赵大人已在承明殿候了两个时辰。”
申时三刻,刘彻回到未央宫,看见赵绾跪在承明殿外,膝盖下的青砖洇着水渍——原来下过一场太阳雨。“陛下,”赵绾抬头,额角沾着草屑,“臣等拟了新的选官令,想请太皇太后...”
“够了!”刘彻猛地打断,看见他袖口露出的竹简边缘,正是“太后”二字。想起窦太后今早说的“儒生多迂腐”,他忽然抓起案上的《道德经》砸过去,“朕说过,先黄老,后儒术,你忘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111永恒的不死鸟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空小说网tk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