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小说网

第31章 有父善后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转载请注明来源:天空小说网tkxs.cc

新年将近,即使是喜庆的氛围,也没能缓和征虏将军府内,两大派系的对立局面。

合则聚,不合则散,部分僚佐见自己得不到桓熙的重视,向其请辞,决意离去。

桓熙并不挽留,也不曾为难,反而厚赐盘缠,临别之际,感慨道:

“我们之间并非存有私怨,只是政见不同罢了。

“今日别过,愿诸君各奔前程,早日寻得真主,能够一展所学,万莫相憎。”

众人好聚好散,离职的僚佐感受到桓熙的善意,自然也不会留在梁州与他为难,正应了桓熙那句各奔前程,有人往建康求用,也有人选择结庐隐居。

究其缘由,倒不是桓熙赠送的那份盘缠,而是在他推行均田令后,左手掌握民心,右手把持军权,就连李、赵、程这种兴盛上百年的本地高门,都要避其锋芒,又何况是别的家族。

征虏将军府送走一批人,桓熙效仿魏武帝,颁布求贤令,声称,只求才能,不问出身。

如今的东晋,选官、用官都在遵循曹魏大臣陈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更看重出身,而非才能,因此,民间又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说法。

此举在民间引起热议,每天都有许多寒门学子前来将军府毛遂自荐。

其中,当然包括有士族中的庶出子弟。

士族之间同样有三六九等,例如南郑李氏就不能与琅琊王氏这样的门阀相比较,而家族内部的嫡庶之别,则更为明显。

桓熙不用梁州派系,并非是单纯的防备本地人,而是他清楚,既然要改革,就不能让那些既得利益者去执行。

如今庶出、寒门子弟来投,桓熙对此极为重视,他亲自把关,严加考核,倒也筛选出一批称职的佐吏,对他们信任有加。

随着新鲜血液的加入,征虏将军府的派系之分,已经不能再简单的区分为荆州系与梁州系。

应该称作改革派与顽固派更为贴切。

赵歙回到汉中的时候,幕府的派系斗争终于有所缓和。

说到底,征虏幕府的派系斗争,其实是梁州士族与桓熙之间的角力。

当他们发现,就连撂挑子不干,都无法使桓熙回心转意的时候,已经清楚,自己并没有能力可以迫使桓熙让步。

与其维持毫无意义的对立,倒不如主动缓和关系,等着桓熙将来离开梁州。

高贵的士族,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只能低下他们的头颅,忍气吞声。

汉中,征虏将军府。

赵歙双手奉上书信,他紧张地注意着桓熙在看信时的神情,只见对方紧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赵歙不由长舒一口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我怎么可能是曹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空小说网tk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在异世界召唤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我家娘子太体贴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最狂上门女婿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玄天宗修行记事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金玉满唐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我在三国逆转乾坤谍战风云录:大宋大唐小说家乱世种田日常明末:边军不退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清末土司王倒拔三国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谍海无名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臭县令朕怀孕了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朕,剩者为王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大明风流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我在水浒做奸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