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丽,天气异常暖和。按照计划,试航路线先是沿江行驶十里路,到达东坞就折返。我们到了东坞正好是正午,阳光让船舱异常明亮。王珒也来了,一直陪着巴陵郡守,滔滔不绝地说着什么。
我从来没坐过那么大的船,所以来程的时候很新奇,一直坐在船头看江水。现在回到船舱,王珒迎面走上来,他身后的一名跟班,又托着一个木盒。
又是送药麽?
“真的不用,小叔叔。”我摇着双手。
王珒对我笑道:“这是送给三小姐的。”
我想起那堆废墟,被风一吹就散了。而王珒,依然在进行着他的事业,不慌不忙。
他看情势不对,就合上了盖子。
“三小姐,不肯领情麽?”他微微挑着眉。
当时周围没什么人,大家都下船吃饭去了。
我轻轻说道:“文庙烧了,小叔叔。文庙里的人呢?你杀了他们?”
他仿佛恍然大悟,这是我不领情的原因。
“当然没有。就连大火的事情,我也是刚知道的。”
是啊,他怎么会承认呢;即使府衙里公审,他也不会承认,更何况是我。看他在阳光下,一脸无辜,紧抿双唇,区区一座庙宇,只是微不足道的绊脚石。
他坐在我身旁,拨弄着自己的手指,慢悠悠说道:“下船吃点东西吧,三小姐。小心饿坏了肚子。”
那时巴陵郡守和南宫博一起站在船头的甲板上,示意船就要返航了。大家陆续回到船上,这时在返回的人群里,我看到了宏善师太。宏善师太的下颚突出,我不会认错。她混迹在甲板的人群里,一身素袍。王珒也看到了,他腾地站起来。
船摇晃了好几下,等我再次站稳,宏善师太已跪在郡守吴大人的面前,在众目睽睽这下,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老尼昌化文庙宏善,有件小事,想请大人住持公道。”她朗声说道。
她是怎么上船的?我心中疑惑。而王珒则脸色铁青,他也走到众目睽睽之下,因为已避无可避。
那位吴大人有着官场人的直觉,知道此事非同小可。这场试航内发生的桩桩件件,都会写成文书上报皇城。
王珒已恢复了镇定,他退在角落,默默地吩咐着下属。
而此刻,一直忙于试航的南宫博,用他独有的清朗嗓音说:“既然如此,不如请师太退到船舱说话。不相干的人,可以在江边等候。”
吴大人觉得可行,便命官府中人将船先围住。佑珍想带我下船,可是南宫博突然说:“两位小姐可以留在船上,你们是南宫府的内眷,吴大人不介意她们旁听吧。”
吴大人当然不介意。而我回眸与他对视,这场精心布置的试航,自然是小船王的杰作。
宏善师太述说事件首尾。
“成安侯府,一直以捐赠的名义,将敛获的财帛与土地划到文庙名下。因为记在庙宇名下可以掩人耳目,这样收入的财帛依然归侯府所有,而土地产出的税收,则由庙宇与侯府按照协定分成。原来相安无事,可是几个月前侯府的四公子为了一些事,与老尼起了争执。再加上,最近不时有人,在圣驾面前参奏侯府。于是,四公子想撕毁协议,解散庙宇。老尼与那些姑婆,一辈子都安生在文庙之内,自然不肯。情急之下,四公子为了抢夺账本,杀人放火,将昌化文庙至于火海之中。老尼受佛祖庇佑,得以逃生。可是,那些死去的冤魂,还有天天为病痛哀叫的苦命人,都要来这里讨个公道。”
她露出一节满是疤痕的手臂,如泣如诉。虽然这件事她不是全然无辜,不过她是出家人,年纪又大,如今瘦如枯槁,老无所归,自然引起众人的同情。
佑珍说:“成安侯府,真是太霸道,太贪财了。”
在场的人都附和。当年侯府突然崛起,引起许多人的心理不适,连叔父也不喜欢他们。所以如今,人们有了明确的理由,讨伐他们了。
王珒缓缓走过来,瞅着宏善师太。
“住持所言,都是一面之词。我对庙宇的大火之事根本不知情,更别提还有人命之事。这些月来,我受圣命前往上江治水,几百人亲眼所见。师太如此污蔑我,还有陷害侯府,是有人唆使麽?”
他走到中央,大声说:“师太也说如今有人蓄意参奏侯府,所以,是赶来添油加醋?至于什么捐赠土地财帛,王珒从不知情。你无凭无据,在此构陷我们王氏一族,是何居心?”
我真是佩服他的厚脸皮。突然想起,那天在东小门,他对我说的话。
这时南宫博悠哉地说:“对啊,没有证据,你要怎么指证王公子呢?”
我的手心开始出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空小说网【tkxs.cc】第一时间更新《兰陵调》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